返回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这两份奏疏,你给爷爷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廖镛抱拳道。

    “郎君能收容如此多的流民,此心照耀千古,即便现在是商人,但来日必定能如大鹏展翅,扶摇至上万里!”

    廖钺也忙附和。

    “现郎君收容诸多流民,需要处理的琐事必定颇多,若小郎君愿收留我二人,诸事皆可相照。”

    “且我等是受人所托,绝不敢有异心。”

    受人所托?

    朱小宝刚刚倒是忽略了这几个字。

    所以,是马老头派来的?

    既然如此,那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好!”

    朱小宝也不扭捏,是不是真心,试试便知。

    夜深。

    朱元璋依旧埋头批阅着奏折,但今日他却眉宇紧蹙。

    其中有两封从户部送来的奏疏,被他单独挑了出来。

    一封是报关中长安旱灾之事,希望朝廷能增派粮食五万石。

    另一封则是江南苏州祈求朝廷拨款三万两白银,以梳理新安江淤泥沉沙。

    他本想再多批阅些奏折,但在看到龙案下那道赐封朱小宝为虞王的圣旨时,分了神。

    “呵呵,可惜咯,老头子现在还不能封你做虞王,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你且放心。”

    一想起那小子成日叮嘱自己要早睡,老爷子又是一笑。

    “得了,咱今日便批到这吧。”

    朱元璋对黄狗儿说了声,便睡下了。

    不一会儿,朱允炆便端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了奉天殿。

    “小二爷来的不巧,老爷子刚睡下。”

    黄狗儿小心翼翼道。

    朱允炆有些诧异,皇爷爷今日未免睡得早了些。

    但他也只是点头道。

    “多谢,我明日再来便是。”

    翌日。

    朱允炆特意一大早便端着面来了奉天殿。

    奉天殿的门开着,朱允炆还以为是老爷子在等他,便恭敬的走了进去。

    朱允炆刚想开口,但看着案牍上散落的奏疏,摇了摇。

    看来,皇爷爷还没起呢!

    他将手中的面放在一旁后,便如同往日那般,小心翼翼的替朱元璋收拾起散落的奏疏来。

    但在看到案牍下散开的那道未赐出的圣旨时,他愣住了!

    ‘封朱雄英为大明虞王’几个字,他看得清清楚楚。

    瞬间,朱允炆脸庞透红,双拳收紧,薄唇紧抿,几乎要咬出血来。

    他呆愣了许久,眼里的愤恨之色也愈演愈烈。

    他当然知道虞王代表着什么。

    看来,皇爷爷早已做出了决定!

    可是这九年来,日夜陪伴着您的明明是我啊!

    在您身边尽孝,照顾您的,也是我啊!

    他又为您做过些什么呢?

    九年音讯全无,为何刚一出现,您便将心思全放在了他的心上?

    您怎么能如此偏心!

    他不甘心。

    我才是大明太孙!

    我才是!

    这些年,我刻苦读书,专研治国之道。

    在恪守人臣和人孙的礼数上,我更是低调谦虚。

    翰林院那些士大夫,和那些朝中重臣们,全都对我赞誉有加。

    可现在得到虞王封号的,居然是流落在外九年的大哥?

    被封虞王之后,那离被封吴王是不是也就不远了?

    朱允炆牙关紧咬,端起那碗热腾腾的面,颤抖着离开了奉天殿。

    嘭!

    刚回东宫,他便将那碗面,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孩子,你这是做什么?这面不是你给老爷子准备的吗?”

    吕氏听到动静,匆忙赶来,见朱允炆满头大汗,不由得心疼道。

    朱允炆红了眼。

    “娘!皇爷爷心中早已有人选了!”

    “你说什么?”

    吕氏大惊。

    “皇爷爷要封大哥为大明虞王,就差颁布谕旨了!”

    朱允炆颤抖道。

    吕氏怔愣片刻后咬牙道。

    “儿子,你不也说这谕旨还没颁布吗?”

    “这便足以说明,你皇爷爷还没彻底下定决心,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能垮了意志,必须要振作起来!”

    乌衣巷小院。

    廖家兄弟俩一大早便向朱小宝告了假,打算回东宫交接。

    朱小宝只当两人是要回去收拾行礼,便点头同意了。

    现在人多了,这小院自然也不够住的,想来也是该添置新房了。

    “想什么呢?”

    门没关,朱元璋便直接进了院子,见朱小宝低头沉思,他笑问道。

    听到熟悉的声音,朱小宝立马抬头看了过去。

    “老爷子,你今儿个还真是早啊!”

    朱元璋笑道。

    “咱这不是嘴

第24章这两份奏疏,你给爷爷看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